现金收购 货到款清
全国咨询热线:13802410277

品牌服装一定知道的梭织服装加工基础知识

发布时间:2021-10-26 18:04:21 人气:781 来源:admin

一般梭织服装加工的基本知识。
(一)梭织服装生产工艺
面辅料进厂检验→技术准备→裁剪→缝制→扣眼钮扣→熨烫→服装检验→包装→入库或发货。
进厂后,必须对面料进行清点,检查外观和内在质量。只有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入生产。批量生产前,必须进行技术准备,包括工艺单的制定、模型的制定和样衣的制作。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可进入下一道生产工序。织物被切割并缝制成半成品。一些梭织面料制成半成品后,需要按照特殊的工艺要求进行整理,如服装水洗、服装砂洗、皱效处理等,最后进行扣眼纽扣辅助工艺和熨烫工艺包装检验合格后入库。
(二)面料检验的目的和要求
控制面料质量是控制成品质量的重要环节。通过对来料面料的检验和测量,可以有效提高服装真品率。
面料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两个方面。外观主要是检查面料有无破损、污渍、织疵、色差等,砂洗面料还应注意是否有砂槽、死折痕、裂纹等砂洗缺陷。影响外观的缺陷在检查时必须标出,切忌使用。
面料的内在质量主要包括三项:缩水率、色牢度和克重(mmi,盎司)。检验抽样时,应从不同厂家的不同品种、不同颜色的代表性样品中抽取样品进行检测,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。
同时对进厂辅料进行检查,如弹力带的收缩率、粘合衬的粘合牢度、拉链的平整度等,不能满足要求的辅料要求不会投入生产。
(三)技术准备的主要内容
量产前,技术人员首先要做好量产前的技术准备。技术准备包括工艺表、样机制定和样机制作三项内容。技术准备是保证量产顺利进行,最终产品满足客户要求的重要手段。
工艺单是服装加工的指导性文件。对服装的规格、缝制、熨烫、包装等提出了详细要求,并明确了服装辅料的搭配、针迹密度等细节,见表1-1。服装加工中的每一道工序都应严格参照工艺单的要求。
原型生产需要准确的尺寸和完整的规格。相关部位的轮廓线准确匹配。模型应标明服装款式号、位置、规格、线方向和质量要求,并在相关拼接处加盖模型复合印章。
完成工艺单和模板制定工作后,可生产小批量样品,根据客户及工艺要求及时纠正差异,解决工艺难点,使质量流操作顺利进行.样品经客户确认并签字后,成为重要的检验依据之一。
(4)切割工艺要求
在切割之前,必须根据模板绘制布局图。 “完整、合理、经济”是布局的基本原则。切割过程中的主要工艺要求如下:
(1)拖料时核对数量,注意避免出现缺陷。
(2) 不同批次的染色或砂洗织物应分批裁剪,防止同一件衣服出现色差。对于有色差现象的面料,需要进行色差排版。
(3)分配时要注意面料的丝股线是否笔直,服装的丝线方向是否符合工艺要求。绒头织物(如绒、绒、灯芯绒等)不得倒序排料,否则会影响服装颜色的深浅。
(4)对于条纹面料,拖料时应注意各层条纹的对齐和定位,以保证衣服上条纹的连续性和对称性。
(5)切割要求切割准确,线条流畅。铺型不宜过厚,面料上下层不偏。
(6)根据模板的注册标记切割刀口。
(7) 使用锥孔标记时注意不要影响服装的外观。裁剪后清点验件,按服装规格捆扎,并附一张票,注明型号、位置、规格等。
(5) 缝纫和缝纫
缝纫和缝纫是服装加工的核心工序。服装的缝制按款式和工艺风格可分为机缝和手缝。在缝纫过程中,实行流线型操作。
粘合衬在服装加工中比较常用。它的作用是简化缝纫工序,使服装质量均匀,防止变形和起皱,对服装的造型起到一定的作用。其种类多为无纺布、机织布、针织布。粘合衬的使用应根据服装面料和部位来选择,并准确把握上胶时间、温度和压力,以达到更好的效果。 .
在梭织服装加工中,缝线是按照一定的图案连接并排列在服装中的。薄膜上形成牢固美观的缝线。针迹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:
1. 链式针迹
链式线迹是将一针或两针串联而成。单针称为单链针。优点是单位长度用线量少,缺点是链线断线时,侧锁会脱落。双线迹的线迹称为双线链式线迹,由针线和钩线相互交织而成。它的弹性和强度比锁针更好,同时也不容易散开。单线链式线迹常用于下摆、裤缝、西装外套的系带等。双线链式线迹常用于缝线、省缝线迹、裤子的背缝和侧缝、松紧带和被拉伸和受压的其他部分。
2. 平缝
也称为梭式缝合。两针在缝料中交叉连接。缝料的两端形状相同。弹力和弹性较差,但上下线迹较紧。直锁针迹是缝纫中最常用的针迹。由于线量少,伸缩性差,常用于缝制两块缝料。如接缝、开沟、装袋等。
3. 包缝
缝线是由许多线迹循环连接到缝纫材料的边缘而形成的线迹。按构成针迹的针数来称呼(单线包缝、双线包缝……六缝包缝)。它的特点是可以包住缝料的边缘,防止面料的边缘散开。当接缝被拉伸时,面线和底线之间可以有一定程度的相互转移,因此接缝具有更好的弹性,因此广泛用于机织物的包边。三线包缝和四线包缝是梭织服装最常用的包边。五线包缝和六线包缝也称为“复合线迹”,由双线包缝和三线包缝或四线包缝组成。其最大特点是功能强大,可同时缝制和包缝,从而提高针迹密度和缝制生产效率。
4. 拉伸针迹
由两根或多根针线和一根钩线相互穿成,有时在前面加一根或两根装饰线。互锁针迹具有强度高、伸缩性好、线迹平滑等特点。在某些场合(如拼接),还可以防止织物边缘脱落。
基本缝制除基本缝制外,根据款式和工艺要求,还包括缩缝、贴花绣等加工方法。梭织服装缝制时针、线、针迹密度的选择,应考虑服装面料质地和工艺要求。
针可以按“类型和数量”分类,根据形状, 缝合针可分为S、J、B、U、Y型,对应不同的面料,分别使用合适的针型。
我国使用的线迹粗细是用编号来区分的。厚度随着数量的增加而变厚。服装加工中使用的针迹尺寸一般在5号到16号之间,适用于不同的服装面料。使用不同粗细的针
缝线的选择原则上应与服装面料质地、颜色一致(专门用于装饰设计的除外)。缝合线一般包括丝线、棉线、棉/涤纶线、涤纶线等。在选择缝线时,还应注意缝线的质量,如色牢度、缩水率、牢度、强度等。
针脚密度是指针脚的密度,以织物表面3cm内露出的针数来判断,也可以用3cm织物上的针孔数来表示。
要求服装的缝制整体整洁美观,不得有不对称、扭曲、漏缝、错缝等现象。在缝制条纹面料时,应注意拼接处花纹的衔接顺畅。条带对称,见表1-5和图1-14。要求线迹均匀笔直,弧线圆润光滑;服装表面切线平整,无皱折或小折痕;线迹完好,无断线、浮线、拉线等现象;不得连接领口等重要部件。
(6) 扣眼钮扣
衣服上的扣眼和纽扣通常是机加工的。扣眼按形状分为平眼孔和眼形孔,俗称睡眼孔和鸽眼孔。
睡洞(见图1-15)常用于衬衫、裙子、裤子等薄型服装产品。鸽眼(见图1-16和图1-17)多用于夹克、西装等面料较厚的外衣。扣眼应注意以下几点: (1)扣眼位置是否正确。 (2)扣眼尺寸是否与扣眼尺寸和厚度相匹配。 (3)扣眼开口是否剪得好。 (4)对于具有伸缩性(有弹性)或很薄的面料,使用钥匙孔时可考虑在内层加布。钮扣的缝制应与扣眼的位置相对应,否则会因钮扣位置不准确造成服装变形、歪斜。缝纽扣时,还要注意纽扣线的数量和强度是否足以防止纽扣脱落,厚织物上的线扣数量是否足够。
(7) 熨烫
人们常采用“三缝七熨”,加强熨烫是服装加工中的重要工序。
熨烫的主要功能有以下三个:
(1) 用喷雾和熨烫去除衣服的褶皱,并压平接缝处。
(2)经过热定型处理,使服装美观它是平的、褶皱的和直的。
(3)采用“回”、“拉”熨烫技术,适当改变纤维的张力和收缩率以及织物经纬向的密度和方向,塑造服装立体形状以适应要求体型和活动状态,使服装达到美观、穿着舒适的目的。
影响织物整理的四个基本要素是:温度、湿度、压力和时间。熨烫温度是影响熨烫效果的主要因素。掌握各种面料的熨烫温度是成衣整理的关键问题。熨烫温度过低,则达不到熨烫效果;如果熨烫温度过高,会损坏衣服,造成损失。
各种纤维的熨烫温度还受接触时间、移动速度、熨烫压力、布有无、布厚、水分等多种因素影响。
熨烫时应避免以下现象:
(1) 熨烫温度过高、时间过长导致衣物表面出现极光和焦烧现象。
(2)服装表面留下细小波纹、皱纹等整理缺陷。
(3)存在缺失的热点。
(8) 服装检验
服装的检验要经过裁剪、缝纫、扣眼、熨烫等整个加工过程。成品在包装和储存前也应进行全面检查,以确保产品质量。
成品检验的主要内容有:
(1) 款式与确认的款式是否一致。
(2)尺码规格是否符合工艺单、样衣要求。
(3)缝制是否正确,缝制是否整齐平整。
(4)检查条纹布的面料是否正确。
(5)织物股线是否正确,织物是否有疵点,有无油渍。
(6)同一服装是否有色差。
(7)熨烫是否良好。
(8)衬胶是否牢固,是否有漏胶现象。
(9) 螺纹末端是否修好。
(10)服装辅料是否齐全。
(11)服装上的尺码、洗涤水印、商标等是否与实际货物内容一致,位置是否正确。
(12)服装的整体造型是否良好。
(13)包装是否符合要求。
(9) 包装和仓储
服装的包装可分为悬挂式和盒式包装两种。盒装一般分为内包装和外包装。
内包装是指将一件或多件衣物装入塑料袋中。服装的款式号和尺码应与塑料袋上标明的相同。要求包装平整美观。一些特殊型号风格服装在包装时需要特殊处理,例如,褶皱的服装应扭曲成卷包装,以保持其风格。
外包装一般采用纸箱包装,尺寸和颜色根据客户要求或工艺订单说明进行搭配。包装一般有四种:混色、单色、单色、单色。包装时注意数量齐全,颜色尺寸匹配准确。外箱刷箱标志,注明客户、装运港、箱号、数量、产地等,内容与实际货物一致。
在线客服
联系方式

热线电话

13802410277

上班时间

周一到周五

公司电话

13802410277

二维码
线